首页 >> 乐•教师 >>杨夏名师工作室 >> 杨夏名师工作室2018年第7期简报
详细内容

杨夏名师工作室2018年第7期简报

时间:2018-11-01     【转载】

贵阳市杨夏名教师工作室

工作简报

 

(第 7 期)

2018 年 11 月 1 日


探究名篇教学路径,建构文本教学体系


2018 年 11 月 1 日,杨夏名师工作室和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联合

举行“经典名篇教学研讨”教学展示课。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140 多名大三学生、名师工作室部分学员、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初中、高中全体语文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。

本次活动立足“经典名篇教学研讨”,选择了八年级《背影》、九年级《孔乙己》、高一《小狗包弟》三篇经典文本,分别由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胡梦晓、曹晓芸、李红彬三位老师执教。三位教师或层层深入,或循循善诱,或丝丝入扣,立足文本、开拓新意、咀嚼语言、诠释艺术,体现了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教师的学科教学素养。同时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的孩子们表现也十分出色,良好的习惯、精彩的应对、主动的探究、思考的积极、思维的灵活,都让听课老师和大学生们印象深刻。



李红彬老师以作者情感变化为主线,引领学生透过文字看真意, 一步步解读出作者矛盾、复杂、深刻的感情世界和思想境界。抓住了文章的情感脉络, 才能够咀嚼文字获知深意。大部分散文名篇都依据“情感主线”来设计教学,这是一条基本路径。



曹晓芸老师以一个问题“是谁造成了孔乙己的死亡”带起《孔乙己》这篇小说的阅读,从“短衣帮与长衣帮”在孔乙己身上的矛盾、“酒客与看客”的内在联系、“活着与死了”的辨证关系、“忘记与铭记”背后的警醒与反思四个层级来深入解读文本。学生在每一次思考与交流中不断回扣语言文字、理清人物关系、触及主题内涵。虽然初三的孩子由于人生阅历和社会认知的限制,对文本的理解、语言的品味尚有提升空间,但是在这节课中学生与鲁迅的作品的对话是入情入理的。曹老师在本课中建构起来的“关系”型教学样式有利于学生把握人物关系、事件逻辑、现象与本质的联系。



胡梦晓老师以低沉沙哑的声音,带着一群初二的孩子走入经典名篇《背影》,去体会时间的匆匆和生命的大去。既能够抓住“生死痛” 这一文本主题,又能来自对文本的细读,没有拔高,也不会肤浅;带着一群小孩子去阅读人到中年的沉痛,带着一群最应该感受生命青春气息的孩子去接触生命末途的倏忽,这个度把握得极好。这堂课最可贵的是以情感体验为魂、以逻辑思维为线、以文字咀嚼为本,拎清了课堂教学的脉络,也拎清了学生思维成长的线条。站在思维的结点去考虑教学,才会向上托得住思想的高立意,向下接得上语言的低落点。这堂课最精彩的是师生的表达,教师的表达情绪饱满、条理清晰、用词精准,学生的表达很完整、有想法、有逻辑、求美感,而且还内化了这节课的所学所思。当然,如果能把《背影》上出情感的复杂与生命的厚重,不离文学、贯通人学,会更为通透。胡老师在本课中所建构起来的品味语言、把握语句关系、抓灵魂细节“眼泪”去解读意象“背影”的路径为名篇教学提供了策略。



三节展示课对经典名篇都有不同的个性解读和教学创意,为参会的教师做了很好的示范,师范学院文学院领导深表认可,也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,表达了长期合作的意愿。教学之路漫长,愿众多语文人在这条路上收获最好的风景。


杨夏名师工作室杨夏报道







seo seo